共研《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价值与应用 央媒和总部媒体聚焦义乌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更多
更多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正在推动社会加速变革,传统产业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层出不穷,急需大批具有高数字素养、高适应性和高技能的人才。
开展职业教育优质教材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11项重点任务之一,也是职业院校提升关键办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笔者所在的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遵循国家“十四五”教育规划的战略布局,以“五化工作法”保障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实用性、科学性与先进性。
近年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在专业建设上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三教”改革,“赋能”教师、“升级”教材、“激活”教法,着力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整体素养,促进了专业群高质量发展。
2023年,高职专科学校1547所,比上年增加58所,体现了各地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招生555.07万人,比上年增加16.09万人,专任教师68.46万人,比上年增加4.09万人。
教材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作为高质量教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就要持续建设一批校企联合开发、产教融合特征明显、体现协同育人博冠体育、彰显类型特色的现代优质教材。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践行“知行并重”的校训,努力将学院建成为培养与培训并重、服务与引领双优的具有北方文化特色的知名职业院校。2014年,学院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始终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把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博冠体育,科学打造“一体多元三融合”办学模式,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打通产教融合育人路径,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教学改革与实践 ——“教材与教法改革”任务典型案例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企业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参与度不够,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有效跟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之关联的课程体系自然难以与职业岗位需求紧密对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职业本科高质量建设发展实际,聚焦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发挥党建带团建作用,扎实推进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以“四字诀”引领青年“红心+匠心”实践,取得一系列成效。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举办2023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短视频创作与运营”赛项比赛
近日,2023“中银杯”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短视频创作与运营”赛项在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
2023年全省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全面落下帷幕,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国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17项,获奖总数再创新高,取得学校历史最好成绩。
快速手工点钞、货币识假、翻打传票、精准高效录入字符信息……近日,记者走进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实训中心,在区块链金融实训室、新金融智慧学习工场等区域,同学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金融专业技能训练。这些技能是金融职业教育领域重大赛事的考核内容,这种将比赛内容融入日常课程的教学实践,不仅让该校金融学院的学生在全省、全国技能大赛中频频获奖,更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强国必先强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乡村振兴,重在人才振兴。国家教育部门和重庆市政府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方案》指出,要鼓励职业学校与有关区县共建一批乡村振兴“田间学院”,推进农业现代化,助力共同富裕。
“劳动”是人类创造财富、实现梦想的基本活动。近年来,贵州工商职业学院以《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贵州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为指引,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模式改革,为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拓展路径和方法。
近年来,产教融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提升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的重要动力。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以产教融合理念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在教材、教法、教师等多方面持续用力,实现教育教学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编写了多部高水平教材,谋划了多个高质量实践项目,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教育资讯。
当前,数字赋能使得电子商务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数据由此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企业纷纷成立数据分析部门,提升利用数据进行决策的能力,驱动产业升级,这也使得商务数据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此,位于“世界电商之都”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汇聚政府、院校、行业、企业多方力量,搭建全新平台,探索和实践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简称商数专业)人才培养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助力地方产业发展和技能型社会建设。
据悉,自2020年列入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以来,青岛市聚力打造人才供需匹配紧密、规划布局合理、服务发展能力强劲、链主引领作用显著的区域发展助推器,构建了上下贯通、普职融通、校企联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集聚培养了一批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厘清政企校职责 破解产教“两张皮” ——现代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的台州实践
浙江省台州市是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全市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5%,曾被评为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影响力城市。台州也是“制造之都”,目前已形成35个工业行业大类、170多个行业种类的产业体系,境内A股上市企业数居全国地级市第四位,307个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外第一。
近年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做让企业最放心的职业教育”宗旨,结合推进国家“双高”建设目标,在加速打造核心专业群、动态调整专业技术课程的基础上,成立了“树人书记工作室”,实施“教师+学生”双示范工程等。这些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广东交职院胸怀“国之大者”,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产业,立足“服务交通强国战略、顺应‘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对接智慧轨道发展趋势”的高点定位,打造轨道交通专业群。专业群构建人才培养、技术支撑、服务输出的联合体“内链”,打通大湾区轨道交通资源共享、产业链智慧协作的联合体“外链”,优化供给强链补链,实现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同频共振,助推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高水平发展。
共同体旨在利用全国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领域的专业服务优势与资源整合优势,探索打造职普融通新路径、产教融合新范式、科教融汇新模式。持续加强人才需求预测,推动人才供给适配产业发展需要,强化需求导向,深入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工作,助力共同体实现供需高效对接。汇集产教资源,促进人才培养紧跟行业发展实际,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标准研究、重点教材编写、核心课程开发、实践平台建设等工作。利用共同体载体,整合产教科资源,探索一体化育人实践,强化人才培养对产业技术发展的适应性,聚焦产业需求,深入开展产教融合试点专业建设,加快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浙江省物流协会的产业优势,二者共建浙江省物流产业学院,旨在推动浙江省物流业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的平衡。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产教融合”为主题,发挥各自的资源要素、信息、渠道的互补优势,校企协同、合作育人教育资讯、创新发展。
日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6名学生组成的“疾光速联”科技创新团队成功攻克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超高速激光熔覆修复技术。这是湖南机电职院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中不断取得新突破的一个缩影。
随着我国产教融合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幅提高。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隶属于河南省教育部门的公办高职院校,通过河南省医药行业协会职业教育分会牵线搭桥,在禹州市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河南华夏健康集团构建政府部门、行业、学校、企业四元主体深度参与的产教融合新生态,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方面探索产业学院建设新路径。
为落实国家教育部门关于就业工作的相关部署,促进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召开了本学期的首个就业专题党委会。
根据教育部数据,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低于中职、高职毕业生——后者分别为95%和90%。
在当前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箱式储能系统作为新能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问题一直是行业发展的瓶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的学生们意识到这一点,决定将课题研究的焦点对准箱式储能系统的安全性挑战。
近日,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举办了2024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这次招聘会旨在面对当下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为270名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目前的政策和趋势是,职业本科教育既可以在职业技术大学举办,也可以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举办,还可以在高职院校举办。职业本科教育只有先做好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的顶层设计,才能够突出类型特色和层次特征,在高等教育领域站稳脚跟、拥有一席之地。
习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博冠体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必须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定位,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础工作是,要认识并走出传统工业时代职业教育话语体系的实践困境,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中国职业教育新话语体系。
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走过一条从雷同到不同、从不同到协同的发展路径。